|
奉和別越王 / 作者:李敬玄 |
飛蓋回蘭坂,宸襟佇柏梁。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關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
|
奉和別越王解釋: 飛蓋回蘭坂,宸襟佇柏梁。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關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帝念紆千里,詞波照五潢。
中文譯文:
坐飛馬回到蘭坂,坐在車上凝思著柏梁山。
離別的府邸分隔涇渭河,回歸的道路指向衡漳山。
關山透露出拂曉的顏色,叢林中彌漫著春光。
皇帝思念千里之遙,我的詩篇照耀著五潢河。
詩意:
這首詩是李敬玄在唐朝寫的,是一首描寫離別后思念的詩。詩人通過描述回歸的行程和所見所聞,表達了詩人懷念離別的人的情感。他用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現(xiàn)出他內心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皇帝念及萬里之遠的思戀之情。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詩中的景物生動有致,展現(xiàn)了作者的才華。其中,飛蓋回蘭坂、宸襟佇柏梁、關山通曙色等描寫通過運用鮮明的視覺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中的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通過地名的引用,增加了對離別的描寫的深度和意境。作者還通過將帝念紆千里和詞波照五潢相對應,巧妙地表達了自己與皇帝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
整首詩的字句簡潔而有力,意境深遠。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的結合,詩人成功地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表達出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首詩具有強烈的感情表達,體現(xiàn)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深切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