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熟雜詠·凌歊臺 / 作者:李赤 |
曠望登古臺,臺高極人目。
疊嶂列遠空,閑花雜平陸。
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覽碑上文,苔侵豈堪讀。
|
|
姑熟雜詠·凌歊臺解釋: 《姑熟雜詠·凌歊臺》是唐代李赤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登上凌歊臺,描繪了臺高聳入云,山巒疊嶂,視野開闊,自然景色優(yōu)美的景象。詩人還描述了窗外白云繚繞,野翠環(huán)繞著松竹,增添了一份靜謐的意境。然而,碑文上苔蘚的侵蝕則顯露出歲月的流轉(zhuǎn)和文物的褪色。整首詩描繪了高遠、寧靜、古樸的景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zhuǎn)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凌歊臺
曠望登古臺,
望遠處山巒起伏連綿。
臺高極人目,
高得就連天邊的人也能看到。
疊嶂列遠空,
山峰層層疊疊,遙遠無邊的天空漫展。
閑花雜平陸,
花草隨意地點綴著平原大地。
白云入窗牖,
白云飄入窗戶。
野翠生松竹,
野草鋪滿松竹間,綠意盎然。
欲覽碑上文,
想要讀取碑文上的文字。
苔侵豈堪讀,
然而,苔蘚侵蝕使其難以辨認。
詩意和賞析:
《姑熟雜詠·凌歊臺》以一種簡潔明快、流暢自然的筆調(diào),展示了李赤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同時又滲透了對時間流轉(zhuǎn)的感觸。詩人以詼諧輕快的語言,勾勒出遠處山巒拔地而起、高聳入云的景象,表達了自然之美和大自然的宏偉壯麗之感。
詩人筆下的凌歊臺,是遠離塵囂的一處高臺。詩中的白云、松竹、花草等形象,為詩中的景色增添了一份靜謐的意境,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和靜謐。然而,詩人在描述碑文時,用“苔侵”一詞,表達出歲月侵蝕的景象,對于文物的褪色和時光的落寞進行了感想。
《姑熟雜詠·凌歊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通過描述碑文的情景,表達了對時間流轉(zhuǎn)和歲月無情的思考,暗示了人生短暫而無常的真理。整首詩以宏偉壯麗的自然景觀和對時間流轉(zhuǎn)的深層思考,展現(xiàn)了李赤詩歌中獨特的豪放風采和深邃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