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熟雜詠·慈姥竹 / 作者:李赤 |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
|
姑熟雜詠·慈姥竹解釋: 《姑熟雜詠·慈姥竹》是唐代詩人李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詩意:
這首詩以慈姥竹為題材,描繪了一幅竹子茂密生長在石頭間的景象。竹子青翠的顏色映照在江島上,猶如隱含著煙霧。竹影倒映在深深的波浪之中,清脆的竹聲伴隨著清晨的寒冷。雖然曾經聽到過龍的吟唱,但是這里吹奏的音樂卻更加美妙動人,仿佛是鳳凰所奏。這首詩表達了竹子永葆生機的形象,它不像蒲柳那樣隨著季節凋零,而是通過堅持貞節的心靈保持著自身的純潔與美麗。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慈姥竹的刻畫,展示了竹子的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品質。詩中的竹子野生而茂密地生長在石頭之間,表現出它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力。竹子的翠綠色與江島的美景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麗的景象。在清晨的寒冷中,竹子發出虛幻的聲響,給人一種幽靜而涼爽的感覺。詩人以此來表達竹子的清雅和高潔之美。
詩中提到了龍吟和鳳曲,將竹子與傳統的神話和音樂相聯系。龍吟代表著威嚴和莊嚴,而鳳凰奏曲則象征著優美和高亢。通過與這些高貴的形象相比較,詩中的竹子展現出更加優雅而動人的氣質。
最后兩句表達了竹子與蒲柳的不同命運。蒲柳在秋冬之際凋零,而竹子則能夠保持自身的純潔和美麗。這里表達了詩人對竹子品質的贊美,竹子堅守內心的純潔和高尚,永遠保持其美麗和生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慈姥竹的描繪,展現了竹子堅韌不拔、清雅高潔的品質,以及與傳統文化中的神話和音樂相聯系的意象,給人一種清新、高遠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