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山祗園寺 / 作者:丘丹 |
東晉許征君,西方彥上人。
生時猶定見,悟后了前因。
靈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頻。
碑存才記日,藤老豈知春。
車騎歸蕭詧,云林識許詢。
千秋不相見,悟定是吾身。
|
|
蕭山祗園寺解釋: 《蕭山祗園寺》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丘丹。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晉許征君,西方彥上人。
生時猶定見,悟后了前因。
靈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頻。
碑存才記日,藤老豈知春。
車騎歸蕭詧,云林識許詢。
千秋不相見,悟定是吾身。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通過參觀蕭山祗園寺的經歷,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奧秘。詩人通過描繪古老的靈塔、苦行的高僧以及記錄歷史的碑文,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領悟。詩人認識到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并意識到自身的存在也將會消逝,因此他深刻地認識到領悟人生的重要性。
賞析:
《蕭山祗園寺》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詩中的描寫主要集中在蕭山祗園寺的景物和歷史遺跡上。靈塔的存在象征著歷史的悠久和傳承的智慧,高僧苦行的形象展示了修行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碑文的記載則將過去的輝煌和才華永久地鐫刻在歷史中。然而,藤老不知春的描寫卻暗示著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更迭。
詩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和生命意義的思考。車騎歸蕭詧和云林識許詢是對歷史人物的提及,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觀察,詩人意識到千秋之間的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分離都是短暫的。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領悟,他認識到真正的智慧和領悟只能從內心發現,只有通過自我認知和體悟,才能真正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精煉的形象展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思。通過描述歷史的遺跡和人事的更迭,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