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榴花洞 / 作者:魏萬 |
江山巧秀入禪扃,四望仙源畫未真。
萬疊好峰侵碧落,一條流水隔紅塵。
潤邊鹿跡知何代,洞口榴花鎮似春。
自恨聲名尚牽鎖,無因長對社中人。
|
|
榴花洞解釋: 《榴花洞》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魏萬。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榴花洞
江山巧秀入禪扃,
四望仙源畫未真。
萬疊好峰侵碧落,
一條流水隔紅塵。
潤邊鹿跡知何代,
洞口榴花鎮似春。
自恨聲名尚牽鎖,
無因長對社中人。
譯文:
紅榴花洞,
江山的美麗和靈秀進入了禪房的門扉。
四面望去,仙源的景色如同畫卷般還未真實呈現。
層層疊疊的峰巒侵入碧藍的天空,
一條流水將人間塵世隔絕。
濕潤山邊的鹿蹤知曉何代,
洞口的榴花宛如春天的鎮守。
自我懊悔聲名的束縛,
無緣與社會中的人長久相對。
詩意:
《榴花洞》描繪了一幅山水禪境的畫面,詩人通過這個意象表達了對世俗名利束縛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他在詩中描述了山川秀美、峰巒疊翠的景色,以及清澈流水和盛開的榴花,這些自然景觀成為他遠離紅塵的避世之所。詩人并自責自己的聲名牽絆,渴望能夠與社會中的人長久相對,但卻無法實現。
賞析:
這首詩以山水禪境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禪境寧靜的向往。詩人通過對山川的描繪,表達了對世俗浮華的厭惡,而禪境則成為他追求內心寧靜的歸宿。榴花的描寫象征著春天和繁榮,洞口的榴花更是將山水禪境與紅塵的喧囂隔絕開來。詩人在最后的兩句中表達了對自身境遇的懊悔和無奈,他希望能夠與社會中的人長久相對,但命運卻無法如愿。整首詩以清新脫俗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禪境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