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龍寺僧院 / 作者:劉得仁 |
常多簪組客,非獨看高松。
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
苔新禽跡少,泉冷樹陰重。
師意如山里,空房曉暮鐘。
|
|
青龍寺僧院解釋: 《青龍寺僧院》是一首唐代的詩歌,由劉得仁創作。詩人描述了一個僧院的景象。
詩中提到,“常多簪組客,非獨看高松”,意思是常有游客來這里,而不僅僅是為了欣賞那高大的松樹。這里指的是青龍寺僧院。
詩人接著寫道,“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這個地方可以一整天都待在這里,只需推開門就能看到幾座山峰。這里的景色美麗,令人陶醉。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青龍寺僧院的一些細節:“苔新禽跡少,泉冷樹陰重”。苔蘚新生,鳥類的痕跡稀少,泉水涼冽,樹木的陰影重重。這些描繪增加了詩中的意境,使讀者能更加感受到僧院的恬靜和幽雅。
最后一句“師意如山里,空房曉暮鐘”表達了住在僧院的和尚們深入禪定的狀態。他們的思緒如同山間的靜謐,而空蕩蕩的房間中唯有黃昏的鐘聲。這句詩帶給讀者一種寧靜、悠閑的感覺。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描繪出了一座僧院的美景和寧靜的氛圍。通過描寫細節,詩人使讀者感受到了那里的靜謐和寧靜,又展現了佛門修行者與世界的距離和內心的深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