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僧院 / 作者:劉得仁 |
禪地無塵夜,焚香話所歸。
樹搖幽鳥夢,螢入定僧衣。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
翻令嫌白日,動即與心違。
|
|
宿僧院解釋: 《宿僧院》是唐代劉得仁的一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僧院宿夜的情景。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禪地無塵夜,焚香話所歸。
樹搖幽鳥夢,螢入定僧衣。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
翻令嫌白日,動即與心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僧院夜晚的景象。作者在禪地坐下,沒有了塵埃的干擾。他燃香靜坐,思考他歸屬的真正身份和歸宿。樹木被微風吹動,似乎有幽鳥在夢中低語。燈火昏暗,有螢火蟲飛入僧袍之中。月亮從天空的缺口中斜斜地照射下來,河水高高地懸掛,水珠微微滴落。這樣的景色讓人忘卻時間,幾乎像是夜晚延續(xù)至白天,與常人的心理預期有所違背。
賞析:
劉得仁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僧院中靜謐而寧靜的夜晚。他通過細致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禪境的氛圍與意境。詩中的景象是典型的禪意,沒有夸張的修辭,只有一些平常卻富有意味的細節(jié)。例如,樹搖幽鳥夢、螢火蟲飛入僧袍,都展示了作者在安靜的夜晚感受到的細微之處。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禪境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以對自然景色的描摹為主,展現了作者對禪境的詩意理解。為人們展現了一幅恬靜、安寧的夜晚景色,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寧靜與內省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