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姚諫議 / 作者:劉得仁 |
鳴鞭靜路塵,籍籍諫垣臣。
函疏封還密,爐香侍立親。
篋多臨水作,窗宿臥云人。
危坐開寒紙,燈前起草頻。
|
|
寄姚諫議解釋: 《寄姚諫議》
鳴鞭靜路塵,
籍籍諫垣臣。
函疏封還密,
爐香侍立親。
篋多臨水作,
窗宿臥云人。
危坐開寒紙,
燈前起草頻。
詩詞中文譯文:
馬鞭發出清脆的聲音,馬蹄卻并未揚起塵土,
我寫下這些勸諫的言辭,
卻把信函重新封好,保密保存,
爐香靜靜地陪伴在我身邊,
我一直站在使者的身邊,
書箱中藏了很多跟河水相關的文件,
夜晚我躺在窗前,留宿在云端的人們。
我危坐在桌前,打開冰冷的紙張,
在燈前頻繁地握筆起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唐代詩人劉得仁寫詩過程中的細致描寫和內心感受。詩中首先以形象的描寫寫道鳴鞭發出聲音但并未揚起塵土,很好地烘托出小詩人的專注和沉浸于寫作的狀態。詩人言辭諫垣,意指他對朝廷的得失有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并不追隨權勢,而是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接著,詩人以函疏封還密、爐香侍立親的場景描寫出他寫作時的環境和氛圍,表達出他的專注和苦心。篋多臨水作、窗宿臥云人的描寫則展現了詩人的作品種類豐富多樣,且在夜晚的時候,他躺在窗邊,享受與文人士子的交流和啟發。
最后的危坐開寒紙、燈前起草頻,雖簡短卻表達出詩人寫作的堅持和頻繁,也可看作寫作者追求創作極致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堅守自己的創作層面和作品的嚴謹態度。
整首詩情節渲染鮮活,詩句簡短有力,通過細致的描寫,將詩人劉得仁用筆寫作時的狀態和感受展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以專注與沉浸的感覺。通過對獨自寫作的場景和細節的描繪,反映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思考和對學術追求的執著態度。同時也展現了唐代士人風采和詩人的處世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