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駱家亭子 / 作者:劉得仁 |
亭臺臘月時,松竹見貞姿。
林積煙藏日,風(fēng)吹水合池。
恨無人此住,靜有鶴相窺。
是景吟詩遍,真于野客宜。
|
|
冬日駱家亭子解釋: 《冬日駱家亭子》是唐代劉得仁所作的一首詩。詩人以冬日的駱家亭子為背景,表現(xiàn)了亭子周圍的景色和氛圍。
詩中描繪了冬日的亭子景色。亭子里的松竹依然保持著挺拔的姿態(tài),給人以貞美的感覺。亭子周圍的樹木形成了一片煙霧繚繞的森林,日光被遮蔽,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微風(fēng)吹過,水面上的漣漪與風(fēng)相互融合,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
詩人有些遺憾地說,可惜沒有人能夠常住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只有孤鶴常常在這里出沒,仿佛在窺視著這靜謐而美麗的景色。詩人因此對這樣的景色產(chǎn)生了無盡的遐想和吟詠,認為這樣的景色非常適于游客欣賞。
中文譯文:
亭臺臘月時,松竹見貞姿。
林積煙藏日,風(fēng)吹水合池。
恨無人此住,靜有鶴相窺。
是景吟詩遍,真于野客宜。
詩意與賞析:
本詩以一個冬日中的駱家亭子為背景,描繪了亭子周圍的景色和氛圍。整首詩意境優(yōu)美,抒發(fā)了詩人對于冬天的美景的獨特感悟和表達。
詩中提到亭子中的松竹,形容它們在冬日中依然顯得挺拔而美麗,這給人一種生命力的感覺。亭子周圍的樹木形成了一片煙霧繚繞的景象,使得日光無法穿透,給人一種幽靜的感受。微風(fēng)吹過,水面上的漣漪與風(fēng)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場景。
詩人對于駱家亭子沒有人常住感到遺憾,但也認為孤鶴常在此地,仿佛在窺視著這靜謐而美麗的景色。詩人欣賞并吟詠這樣的景色,并認為這是真正適合于野客們的,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自然景色的獨特雅致和欣賞。
整首詩通過對冬日駱家亭子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冬日之美,寄托了詩人對于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使人在讀詩之時,仿佛也能感受到這美景所帶來的寧靜和喜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