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謝觀 / 作者:劉得仁 |
十五年馀苦,今朝始遇君。
無慚于白日,不枉別孤云。
得失天難問,稱揚鬼亦聞。
此恩銷鏤骨,吟坐葉紛紛。
|
|
寄謝觀解釋: 《寄謝觀》是唐代劉得仁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友人謝觀的感激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十五年馀苦,今亦始遇君。
經歷了十五年的辛苦,如今才開始結識你。
無慚于白日,不枉別孤云。
我毫不羞愧地握緊白晝的時間,不再白白浪費如獨立的云彩。
得失天難問,稱揚鬼亦聞。
人事得失是天意無法預知的,稱揚聲譽即使是陰鬼也能聽到。
此恩銷鏤骨,吟坐葉紛紛。
對你的恩情如同在心頭刻下的凹凸無常,我在樹下吟唱,片片葉子紛紛墜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得仁寄給他的朋友謝觀的一首感恩之作。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多年來的苦難和辛酸,感激謝觀在他最需要幫助之時出現在他的生命中,給他帶來了溫暖和希望。詩人表示自己不會再白白浪費時間,愿意珍惜和好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詩人同時也認為人世間的得失是難以預料的,但是好的名聲傳揚開來,就算是鬼魂也會聽到。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的感激之情和喜悅之心,形容自己像站在樹下吟唱一樣,內心充滿雀躍的喜悅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深感激,并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