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從伯舍人道正里南園 / 作者:劉得仁 |
帝里馀新第,朱門面碧岑。
曙堂增爽氣,喬木動清陰。
直去親瑤陛,朝回在竹林。
風流才子調,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禮無青草隔,詩共白衣吟。
軒靜留孤鶴,庭虛到遠砧。
掩關裁鳳詔,開鏡理瓊簪。
種植今如此,塵埃永不侵。
云奔投刺者,日日待為霖。
|
|
題從伯舍人道正里南園解釋: 《題從伯舍人道正里南園》是唐代詩人劉得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一個古老莊園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人雅士的崇敬和推崇。
詩中描繪了一個古樸寧靜的莊園,莊園位于朝廷之余,門前有碧綠的山崗。清晨的堂屋充滿了清爽的氣息,高大的喬木搖曳在明亮的陽光下。從莊園直接前往皇宮,回到莊園后則享受竹林的清幽。善于詩詞的才子們在這里吟詠,追求心靈上的古代文人風范。
詩詞中還描繪了窗戶被茂密的薜荔遮擋住,井邊靠近了莓苔。詩人用這種方式表達了禮儀和文化的重要性,無論是莊內的墻壁還是文人吟詠中都沒有阻隔。詩人還提到了一只孤鶴停留在寧靜的庭院里,仿佛庭院是專屬于它的。而夜晚,庭院里只有遠處的蟋蟀聲。
詩中還提到了一些人物和物品,比如鏡子、瓊簪等,更加突出了詩人對古代文人形象的向往。詩人還提到了種植,暗示著這莊園的恒久不變。
整首詩意典雅,通過對莊園的描繪,表達了對古代文人風范的崇敬和推崇,以及對美好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追求文化和文明的態(tài)度,將古代文人的境界和莊園的景色相結合,展現(xiàn)出一種高雅的文人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