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普濟寺 / 作者:劉得仁 |
京寺數何窮,清幽此不同。
曲江臨閣北,御苑自墻東。
廣陌車音急,危樓夕景通。
亂峰沉暝野,毒暑過秋空。
幡飏虛無里,星生杳靄中。
月光籠月殿,蓮氣入蓮宮。
綴草涼天露,吹人古木風。
飲茶除假寐,聞磬釋塵蒙。
童子眠苔凈,高僧話漏終。
待鳴曉鐘后,萬井復朣朧。
|
|
宿普濟寺解釋: 宿普濟寺
京寺數何窮,
清幽此不同。
曲江臨閣北,
御苑自墻東。
廣陌車音急,
危樓夕景通。
亂峰沉暝野,
毒暑過秋空。
幡飏虛無里,
星生杳靄中。
月光籠月殿,
蓮氣入蓮宮。
綴草涼天露,
吹人古木風。
飲茶除假寐,
聞磬釋塵蒙。
童子眠苔凈,
高僧話漏終。
待鳴曉鐘后,
萬井復朣朧。
譯文:
住宿普濟寺
京城的廟宇很多,
清幽的這家與眾不同。
曲江邊的閣樓北側,
御苑的圍墻東邊。
廣闊的道路車馬行駛疾速,
高樓之上夕陽余輝通明。
峰巒紛亂,夜幕籠罩大地,
毒暑已經過去,秋天的天空。
佛幡飄動,虛無中隱有星辰。
月光籠罩著月殿,
蓮花的氣息進入蓮宮。
草地上露水滴綴,涼風吹拂古木,
飲茶除卻睡意,
聽鐘聲釋放塵埃。
小僧兒躺臥在苔石上,清凈無塵,
高僧們談論念珠意猶未盡。
等到黎明鐘聲響起,
萬家的燈火又朦朧起來。
詩意和賞析:
《宿普濟寺》是唐代詩人劉得仁的作品。詩人在詩中描繪了他在普濟寺宿一晚的情景。整首詩以寺廟為背景,描繪了寺廟周圍的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同時表達了對佛法的追求和對寧靜、清凈的向往。
首先,描繪了京城的廟宇眾多,而普濟寺與其他寺廟不同,具有清幽之感。接著,通過描寫曲江邊的閣樓和御苑外的圍墻,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
詩中還描繪了繁忙的車馬行駛在廣闊的道路上,以及夕陽下樓閣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亂峰沉暝的描繪,暗示了夜幕的降臨和人們的安寧。毒暑過后的秋天,使得天空更加寧靜。
詩中通過“幡飏虛無里,星生杳靄中”,描繪了飄動的幡旗和隱隱約約的星辰,增加了寧靜神秘的意境。月光籠罩月殿,蓮花的氣息彌漫其中,使得整個氛圍更加幽靜和恬淡。
接下來,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寫出了綴滿露水的草地和吹過的涼風,清新的景象使人心曠神怡。喝茶去掉睡意,聆聽鐘聲解放塵埃,以及童子躺臥在苔石上,展現出一幅寧靜、平和的畫面。
最后,詩人期待黎明鐘聲響起,萬家的燈火漸漸明亮起來,暗示了新的一天的到來,也象征著希望和新生。
整首詩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寺廟中的活動,表達了對寧靜和清凈的向往。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詞句,詩人展現了對佛法的追求和對心靈凈化的渴望。整個詩篇以自然景物和宗教信仰為主題,向讀者傳遞出深刻的思考和寧靜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