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思寄子由 / 作者:蘇軾 |
黃葉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
老松閱世臥云壑,挽著蒼江無萬牛。
|
|
秋思寄子由解釋:
《秋思寄子由》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
黃葉山川知晚秋,
小蟲催女獻功裘。
老松閱世臥云壑,
挽著蒼江無萬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思念之情。黃葉飄落,山川已經知曉秋天的來臨;小蟲催促著女子獻上織成的毛皮衣裘。老松樹在云壑中靜靜地觀察著世事;蒼涼的江水上,沒有千萬頭牛拖曳船只。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為背景,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中的黃葉、山川、小蟲、女子、老松和蒼江等形象,都是蘇軾巧妙運用的意象,用以表達他對秋天的思念之情。
首先,黃葉山川知晚秋一句,通過黃葉的形象描繪出秋天的景象,山川知曉秋天的到來,暗示著季節的變化和歲月的流轉。
其次,小蟲催女獻功裘一句,借助小蟲的形象,表達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女子們為寒冷季節準備衣物的景象。這里的女子和功裘可以被理解為古代女性為了保暖而織成的毛皮衣物,小蟲催促女子們的行為也象征著冬季的臨近。
接著,老松閱世臥云壑一句,通過老松樹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觀照態度。老松作為一個古老的觀察者,靜靜地躺在云壑之間,見證著世事的變遷,象征著詩人深沉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最后,挽著蒼江無萬牛一句,以蒼江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蒼江的寬廣和浩渺之勢,與詩中的萬牛相對比,強調了自然的偉大和人力的渺小。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依托,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秋天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表達方式,深受讀者的喜愛和賞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