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題興善寺崔律師院孤松 / 作者:劉得仁 |
為此疏名路,頻來訪遠公。
孤標宜雪后,每見憶山中。
靜影生幽蘚,寒聲入迥空。
何年植茲地,曉夕動清風。
|
|
冬日題興善寺崔律師院孤松解釋: 冬日題興善寺崔律師院孤松
為此疏名路,頻來訪遠公。
孤標宜雪后,每見憶山中。
靜影生幽蘚,寒聲入迥空。
何年植茲地,曉夕動清風。
譯文:
為了遠離喧囂的塵世,常常前來探訪遙遠的公公。
獨自聳立的孤松,在雪后更加美麗,讓我回憶起山中的景色。
靜謐的影子在濕潤的苔蘚上生長,寒冷的風聲在寬闊的空間中回蕩。
我不知道是哪年種下了這棵松樹,在清晨和黃昏時都會動蕩著清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日里來到興善寺探訪崔律師院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一棵獨自聳立的松樹,表達了自己追求清凈和遠離紛擾的心愿。他常常來到這里,看著這棵松樹,回憶起山中的景色,感受到了寧靜與寒冷的力量。他想知道是什么時候種下了這棵松樹,這樣的地方是如此美麗和令人沉思。
賞析:
這首詩以冬日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孤立的松樹,表達了詩人對清凈和寂寞的追求。松樹作為一種常綠植物,在雪后更加顯得堅強和美麗,與詩人遠離塵囂的心境相契合。詩人在這里頻繁地到訪,通過觀賞孤立的松樹,回憶起過往的山中景色,感受到了寧靜和冷寂的力量。他對這棵松樹的起源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是哪一年種下了這棵樹,這樣的地方為何能在清晨和黃昏時迎風搖曳。整首詩通過描繪松樹的形象和探訪者的心情,表達了詩人追求清凈和遠離紛擾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