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白鹿觀應制 / 作者:蘇颋 |
碧虛清吹下,藹藹入仙宮。
松磴攀云絕,花源接澗空。
受符邀羽使,傳訣注香童。
詎似閑居日,徒聞有順風。
|
|
幸白鹿觀應制解釋: 幸白鹿觀應制
碧虛清吹下,藹藹入仙宮。
松磴攀云絕,花源接澗空。
受符邀羽使,傳訣注香童。
詎似閑居日,徒聞有順風。
中文譯文:
幸得到白鹿觀的應制
清風從碧虛吹落,
和煦的氣息滲入仙宮。
松樹在峭壁上攀爬直至云端,
花的源泉與溪澗相通而空曠。
接受神仙的符帖邀請羽使前來,
傳授了咒文給香童囑咐。
何嘗像在閑居之日,
只聞有逆風的消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蘇颋創作的,描述了作者幸得到白鹿觀的應制,享受到了仙境般的美好。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通過描繪松樹攀爬峭壁直至云端和花的源泉與溪澗相通,將讀者的想像力帶入到神仙居住的仙境中。同時,詩中還描繪了作者接受到神仙的邀請,傳授咒文給香童的情景,彰顯了作者受到神仙的重視與關照。
整首詩意境清新,細膩而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仙境的向往和對神仙的崇拜之情。同時,從中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平凡生活的不滿,希望能夠過上仙人般的生活。
這首詩篇形象生動,意境深遠,給人留下了一種虛幻而神奇的印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以及通過對仙境和神仙的想象,詩人表達了對一種理想生活的向往。詩中還巧妙地通過對待遇和生活狀態的對比,彰顯了作者對平凡生活的失望與不滿。這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失望,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思考和情感的訴求。整首詩以婉約的筆調展現了一種曠達的情懷,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