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右散騎常侍舒國公褚公挽詞 / 作者:蘇颋 |
陽翟疏豐構,臨平演慶源。
學筵尊授幾,儒服寵乘軒。
審諭留中密,開陳與上言。
徂暉一不借,空有賜東園。
|
|
故右散騎常侍舒國公褚公挽詞解釋: 《故右散騎常侍舒國公褚公挽詞》
陽翟疏豐構,臨平演慶源。
學筵尊授幾,儒服寵乘軒。
審諭留中密,開陳與上言。
徂暉一不借,空有賜東園。
中文譯文:
陽翟(地名)風景秀麗,土地肥沃。
臨平縣(地名)祭祀慶賀的源泉。
學宴上受尊寵,官服上乘軒輿。
得到朝廷的嘉許,受到封官賞賜。
文案留在內廷,秘密商議。
參照上奏,提出言論。
徒有明亮的光芒,卻不能借助他人之力,
只得享有東園的恩賜。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颋挽詞寫給故右散騎常侍舒國公褚公(舒國公褚公去世)的作品。詩詞通過描繪陽翟的風景和臨平縣的慶祝活動,展現了舒國公在政治和學術領域的成就和受到朝廷的重視。詩中提到了舒國公受到的尊寵和賞賜,但也暗示了他在一些重要事務上的獨立思考和獨立決策,他的見解并不僅僅是受到他人的影響。而最后兩句“徂暉一不借,空有賜東園”,表達了作者對于舒國公辭世時沒有人能輔助的遺憾與無奈,盡管朝廷曾賜予了他很多榮譽,但最終只能空有這樣的恩賜。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舒國公在政治和學術上的成就和地位。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描寫和押韻手法,使詩詞更具藝術感。全詩以“陽翟”和“臨平”兩處地名作為開頭,通過寫景引發對舒國公成就的想象。文人雅士們在學術宴會上崇拜舒國公,他的政治地位也備受尊重。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的遺憾,舒國公在政治上雖然受到尊重,但在關鍵時刻卻沒有人能為他提供幫助,這也暗喻了政治、人情復雜的一面。整首詩凝練而含蓄,以簡潔的文字勾勒出舒國公的形象,使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