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 作者:蘇颋 |
摐金寒野霽,步玉曉山幽。
帝幄期松子,臣廬訪葛侯。
百工征往夢,七圣扈來游。
斗柄乘時轉,臺階捧日留。
樹重巖籟合,泉迸水光浮。
石徑喧朝履,璜溪擁釣舟。
恩如犯星夜,歡擬濟河秋。
不學堯年隱,空令傲許由。
|
|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解釋: 中文譯文: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樽酒涼野霽,踏玉見幽山。
君臣情意深,訪問葛侯莊。
百工奔征途,七圣閑游玩。
斗柄運時轉,臺階照日般。
樹重巖間鳴,泉水閃光漾。
石徑朝者喧,璜溪釣船援。
皇恩如星夜,歡宴舟渡秋。
不效堯時隱,空自讓許由。
詩意:
這首詩是蘇颋應制儀式上所作,題材為游覽山莊,表達了帝王與臣子之間的深情厚意以及對自然景物的贊美。詩中通過描繪金秋寒冷,早晨野外霽天的景色,來形容宴會中的優美氛圍;描繪步行到幽深的山中玩賞美景,展示了帝王與臣子之間的親密友誼;并以自然的景物來比喻皇帝與臣子的關系:帝幄如松子,臣廬如葛侯,以此表達臣子對帝王的忠誠和敬意。整首詩既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又表達了對皇帝的感恩和對臣子的贊揚。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描繪帝王與臣子之間的深情厚意,展示了唐代帝臣之間親密友誼的形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景物描寫,以形容金秋,早晨野外的景色,使得整首詩顯得清新、宏大而具有視覺感受。通過對山莊、樹木、泉水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與寧靜。同時,詩中透露了帝王對臣子的寬容和慈愛,以及臣子對皇帝的敬意和忠誠。整首詩筆調高亢,情感飽滿,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忠誠友情的崇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