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發興州入陳平路 / 作者:蘇颋 |
旌節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來青嶂宿,朝去綠江春。
魚貫梁緣馬,猿奔樹息人。
邑祠猶是漢,溪道即名陳。
舊史饒遷謫,恒情厭苦辛。
寧知報恩者,天子一忠臣。
|
|
曉發興州入陳平路解釋: 中文譯文:
清晨啟程離開興州,踏上通往陳平的路途。
旌旗指引巴山與岷山,年年巡行不停歇。
黃昏來臨,就在青山嶂間安歇。清晨出發,走向綠色的江河與春天。
連綿的鱗次樹,在狹窄的馬道上行進,猿猴忙碌棲息于樹梢。城邑的祠堂仍保留著漢代的痕跡,溪水流淌依然稱呼陳平。
曾經被寫進史書的歷史,現已轉移到別處。恒久的情感以厭倦辛勞為代價。誰能知道,這是一位報恩至誠的臣子,為天子效力。
詩意:
這首詩以寫意手法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觀察到的景物和感受到的情感。詩人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贊頌了漢代的文化和傳統。詩歌表達了作者忠誠、無私的情懷,以及對歷史遷移和往事漸遠的感慨。
賞析:
詩人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景物和心情,展示了對祖國歷史的關注和對現實環境的體驗。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文化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的主題情感。他對祖國的忠誠和對歷史的悠悠追思,透露出一種強烈的情感和對歷史的眷戀。整首詩略帶憂愁和惆悵,折射出對傳統文化融合與代代相傳的思考。詩歌的語言簡練,意象生動,給人一種愉悅的閱讀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