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竺寺 / 作者:蘇軾 |
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
空詠連珠吟疊璧,已亡飛鳥失驚蛇。
林深野桂寒無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淚橫斜。
|
|
天竺寺解釋:
《天竺寺》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香山居士留遺跡,
天竺禪師有故家。
空詠連珠吟疊璧,
已亡飛鳥失驚蛇。
林深野桂寒無子,
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夢,
天涯流落淚橫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對天竺寺的感慨和思考。天竺寺是位于北京香山的一座古剎,被認為是佛教禪宗傳入中國的地方。詩中的“香山居士”可能是指蘇軾自己,他在香山居住過一段時間,留下了他的足跡。而“天竺禪師”則是指佛教傳教士。
首句“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表達了蘇軾對香山和天竺寺的敬重之情。他認為自己在香山的居住只是短暫的留痕,而天竺禪師則有著更深的歷史淵源。
接下來的兩句“空詠連珠吟疊璧,已亡飛鳥失驚蛇”形容蘇軾的詩詞如珠寶般連續而精彩,但已無法再激發起讀者的共鳴和驚嘆。這可能暗示著蘇軾對自己才華的自省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林深野桂寒無子,雨浥山姜病有花”描繪了香山的景色。林中的野生桂樹雖然郁郁蔥蔥,但卻無法結果;而山上的姜花雖然生病,但仍然開放。這種景象或許引發了蘇軾對生命的思索,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堅韌。
最后兩句“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淚橫斜”表達了蘇軾流離失所的遭遇和內心的痛苦。他在四十七年的人生中感到一切都如夢幻般虛幻,而他的流浪和困頓引發了他內心深處的淚水。
整首詩詞以蘇軾對天竺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反思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才華逝去和個人遭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經歷的感慨和追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