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嘲李端端 / 作者:崔涯 |
黃昏不語不知行,鼻似煙窗耳似鐺。
獨把象牙梳插鬢,昆侖山上月初明。
覓得黃騮鞁繡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揚州近日渾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
|
嘲李端端解釋: 譯文:
嘲諷李端端
黃昏時分,默然無言,不知何往。
鼻子像煙窗,耳朵像鐺聲。
獨自拿著象牙的梳子梳理頭發,插在鬢角。
昆侖山上的初月剛剛升起。
尋得黃色的騮馬,韁繩鞍轡都繡得精美。
善于在揚州坊市中尋找端正之人。
揚州最近都成了庸俗之地,唯有一朵白牡丹才能出眾。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崔涯的作品,用嘲諷的口吻描繪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人物李端端。詩中通過對黃昏、鼻子、耳朵等物象的描寫,展現了李端端與眾不同的特點。他在黃昏時沒有言語,似乎難以預測他的行動。他的鼻子像煙窗,耳朵像鐺聲,與常人不同,具有獨特的特點。
李端端拿著象牙梳子梳理頭發,并插在鬢角上,展現了他的高雅品味和精心打扮。詩中提到他尋得黃騮馬,鞍繡得精美,這表明他在坊市中能夠發現優秀的人物。
然而,詩的結尾揭示了揚州近日的境況,庸俗成為主流,唯有一朵白牡丹才能引人注目。通過對李端端的描寫,詩人不僅表達了對庸俗化的諷刺,也展現了自己對美好的追求。整首詩以輕松的語調嘲諷揭示了詩人的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具體的形象的刻畫,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追求精神高尚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