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州道中 / 作者:鄭還古 |
吉州新置掾,馳驛到條山。
薏苡殊非謗,羊腸未是艱。
自慚多白發,爭敢競朱顏。
若有前生債,今朝不懊還。
|
|
吉州道中解釋: 《吉州道中》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鄭還古。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吉州新置掾,
馳驛到條山。
薏苡殊非謗,
羊腸未是艱。
自慚多白發,
爭敢競朱顏。
若有前生債,
今朝不懊還。
譯文:
吉州新設官員,
馳驛來到條山。
謾罵并非正道,
艱難并不可怕。
我自愧白發多,
不敢追求紅顏。
如果有前世的債,
今朝也不后悔。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位官員在吉州道上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人鄭還古描述了自己作為新任掾(官員)馳驛(快馬傳遞公文)來到條山的經歷。這里的吉州和條山都是具體的地名,增加了詩歌的寫實感。
接著,詩人提到了薏苡和羊腸。薏苡是一種糧食作物,而羊腸則指曲折狹窄的道路。這里的薏苡和羊腸可以被視為比喻,意味著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艱險。詩人在描述這些困難時并沒有將其視為謗言或困苦,而是以一種平靜的態度來面對,表達了他對挫折的坦然和從容。
在詩的下半部分,詩人鄭還古自謙地提到自己的白發,暗示他已經年老。他不愿意與年輕人爭奪紅顏(指年輕貌美),而是接受自己的老去,并不追求表面的虛榮。這種態度顯示了詩人的淡泊和超脫,對生活有一種豁達的理解。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一種豁達和釋然情懷。他認為如果有前世的債務,今生的遭遇也就不會后悔。這里的前生債可以理解為命運的安排或前世的因果,詩人并不對此耿耿于懷,而是接受并坦然面對。
總的來說,《吉州道中》通過描繪官員行走在吉州道上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態度。詩中體現了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以及對于命運和人生的接受和豁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