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和公主還宮 / 作者:李敬方 |
二紀煙塵外,凄涼轉戰歸。
胡笳悲蔡琰,漢使泣明妃。
金殿更戎幄,青祛換毳衣。
登車隨伴仗,謁廟入中闈。
湯沐疏封在,關山故夢非。
笑看鴻北向,休詠鵲南飛。
宮髻憐新樣,庭柯想舊圍。
生還侍兒少,熟識內家稀。
鳳去樓扃夜,鸞孤匣掩輝。
應憐禁園柳,相見倍依依。
|
|
太和公主還宮解釋: 《太和公主還宮》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李敬方。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二紀煙塵外,凄涼轉戰歸。
胡笳悲蔡琰,漢使泣明妃。
金殿更戎幄,青祛換毳衣。
登車隨伴仗,謁廟入中闈。
湯沐疏封在,關山故夢非。
笑看鴻北向,休詠鵲南飛。
宮髻憐新樣,庭柯想舊圍。
生還侍兒少,熟識內家稀。
鳳去樓扃夜,鸞孤匣掩輝。
應憐禁園柳,相見倍依依。
譯文:
歷經二十年的沙場征戰,太和公主凄涼地轉戰回朝。
胡笳悲鳴,哀怨的蔡琰,漢使淚灑明妃。
金殿里更換戎裝,青祛被換成毳衣。
登上車輦,隨著侍衛,謁見皇宮中的神廟。
漢武帝的沐浴禮儀疏于封賞,關山的故夢不再成真。
笑看北方的雁兒向著南方飛去,不再吟詠南方的鵲鳥。
憐惜宮中太和公主新嫁的發髻,思念庭院里舊時的圍墻。
回到宮中,侍奉公主的少年已經不多,熟悉內宅的人也稀少。
鳳凰已經離開樓門,夜晚的鸞鳳只能關閉匣子里的光輝。
應該憐惜那被禁錮在園中的柳樹,相見時倍感依依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太和公主回宮為題材,表達了公主在長時間的戰亂之后回到宮中的凄涼和孤獨感。詩中描繪了公主歷經沙場征戰,背離家園,經歷了戰爭的摧殘,最終回到皇宮,但卻發現宮中已經不復往日的繁華景象。公主心中充滿了對過去的思念和對未來的疑慮。她懷念著過去的生活,思念著曾經熟悉的人和事物,感嘆著時光的流轉和命運的變遷。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描寫戰爭和宮廷生活的對比,展現了公主的孤獨和無助。詩中的胡笳、蔡琰、明妃等形象都是歷史上的人物,通過他們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公主回宮的心情和境遇。詩中還描繪了公主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以及她與宮廷環境的疏離感。最后兩句詩以柳樹為象征,表達了公主在禁園中的孤獨和渴望相見的情感。
整首詩既揭示了太和公主回宮后的凄涼遭遇,也折射出歷史的變遷和個人命運的無常。詩人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形象,表達了對戰爭的悲痛、對過去的懷念以及對未來的期待。這首詩詞在情感上給人一種深沉的哀思和孤獨的感覺,同時也呈現了唐代宮廷生活的一些特點和變遷。
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注意到作者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公主回宮后的心情和環境的變遷。胡笳、蔡琰、明妃等形象以及金殿、青祛、登車等場景都為詩詞增添了歷史的色彩和情感的厚重感。最后兩句以柳樹為象征,將公主的孤獨與渴望相見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深深的思索與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太和公主回宮的描寫,以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歷史的變遷和個人命運的無常。它不僅反映了作者對時代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也是對唐代宮廷生活和歷史背景的一次細膩而深入的描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