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 / 作者:王仁裕 |
紅妝齊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條。
湘水凌波慚鼓瑟,秦樓明月罷吹簫。
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
丹禁舊臣來側耳,骨清神爽似聞韶。
玉纖挑落折冰聲,散入秋空韻轉清。
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囀春鶯。
譜從陶室偷將妙,曲向秦樓寫得成。
無限細腰宮里女,就中偏愜楚王情。
|
|
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解釋: 《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是唐代王仁裕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繪了荊南地區的胡琴妓的婉約動人之美,通過對琴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紅妝齊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條。湘水凌波慚鼓瑟,秦樓明月罷吹簫。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丹禁舊臣來側耳,骨清神爽似聞韶。玉纖挑落折冰聲,散入秋空韻轉清。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囀春鶯。譜從陶室偷將妙,曲向秦樓寫得成。無限細腰宮里女,就中偏愜楚王情。”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以描寫荊南地區的胡琴妓為主題,用細膩而婉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琴妓音樂的贊美之情。詩人以音樂為媒介,生動地刻畫出了胡琴妓的形象和她們所彈奏的琴聲。詩人贊美了胡琴妓的音樂才華,以及她們獨特的音色和表演技巧。詩人用“寒敲白玉聲”、“暖逼黃鶯語”等形象的比喻來描繪琴聲的婉約動人之美。詩人還以湘水的波動與鼓瑟的自卑,秦樓的簫聲停止與胡琴妓的琴聲繼續來對比琴聲的藝術價值。詩人通過描寫琴聲的優美清脆,讓讀者能夠感受到琴妓音樂的魅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琴妓的胡琴音樂為主題,贊美了她們音樂的美妙動人之處,展現了音樂的藝術價值和魅力。同時,詩人通過對琴聲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音樂的欣賞和贊美之情。這首詩詞以細膩的語言描繪了琴聲的美妙,將讀者帶入了音樂的世界,讓人感受到了琴妓音樂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