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閏月定四時 / 作者:樂伸 |
圣代承堯歷,恒將閏正時。
六旬馀可借,四序應如期。
分至寧愆素,盈虛信不欺。
斗杓重指甲,灰琯再推離。
羲氏兼和氏,行之又則之。
愿言符大化,永永作元龜。
|
|
閏月定四時解釋: 閏月定四時
圣代承堯歷,恒將閏正時。
六旬馀可借,四序應如期。
分至寧愆素,盈虛信不欺。
斗杓重指甲,灰琯再推離。
羲氏兼和氏,行之又則之。
愿言符大化,永永作元龜。
譯文:
閏月決定四季
圣代繼承堯的歷法,總是要增加閏月保證正確的季節。
六十天之后,我們可以借用多余的時間,四個季節應該保持如期。
分割閏月的方式應該是自然而然的,它的滿與虛是可靠的。
斗和杓的尺度要精確,灰和琯的時間要再次確定。
羲氏和和氏都是歷法專家,他們沿襲下來這段時間的規定。
愿我的話能夠象征著偉大的變化,永恒地成為歷法之靈。
詩意:
這首詩以深奧的歷法為話題,表達了對于閏月的重視和正確計算時序的心愿。詩中提到的圣代承堯歷是一種古老而精確的歷法,作者希望能夠按照這個歷法正確地決定四個季節的時間,保證農業生產和社會活動的順利進行。詩中還提到了羲氏和和氏,他們以其深厚的歷法知識而聞名,他們的工作為歷法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者對于歷法的重視和崇尚,表達了對于科學和文化傳統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深情而又莊重,通過對歷法的描述和贊美,展現了作者對于時間和規律的理解和重視。詩中使用了很多歷法的專用名詞和詞語,表明了作者對歷法的熟悉和專業知識的掌握。作者通過詩歌對歷法進行贊美,既展示了歷法的重要性,又表達了對于科學和文化傳統的尊敬和追求。整首詩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展現了唐代人民對于精確測算時間的重視,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對于科學知識和智慧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