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茅屋住來久,山深不置門。
草生垂井口,花發(fā)接籬根。
入院將雛鳥,攀蘿抱子猿。
曾逢異人說,風(fēng)景似桃源。
|
|
南溪書院解釋: 詩詞:《南溪書院》
茅屋住來久,
山深不置門。
草生垂井口,
花發(fā)接籬根。
入院將雛鳥,
攀蘿抱子猿。
曾逢異人說,
風(fēng)景似桃源。
中文譯文:
我已經(jīng)住在茅屋里很久,
這山深處的書院沒有門。
草從井口上長下來,
花兒開滿了籬笆底。
當(dāng)我走進院子,小鳥將它們的孩子呈獻給我,
我攀上藤蔓,抱起只有猿猴的孩子。
曾經(jīng)遇到過一位陌生人告訴我,
這風(fēng)景就像桃源一般美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代書院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氛圍的贊美和向往。詩中的茅屋和深山給人一種寧靜和與世隔絕的感覺,沒有門的書院似乎無拘無束,迎接著自然的生命力。草從井口上長下來,花兒開滿了籬笆底,描繪了書院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示了大自然的繁榮和美麗。
詩人走進書院,小鳥將它們的孩子呈獻給他,這一景象表達了與自然的親近和融合。他攀上藤蔓,抱起只有猿猴的孩子,顯示了他與自然界的親密關(guān)系,同時也暗示了他對自然和動物的愛護之心。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曾經(jīng)遇到過一位對這個地方贊美有加的陌生人,他告訴詩人這里的風(fēng)景就像桃源一樣美麗。"桃源"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一個與世隔絕的烏托邦,這里的風(fēng)景使人聯(lián)想到詩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整首詩通過描繪書院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氛圍,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對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渴望。詩中的意象優(yōu)美,情感深沉,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讓人沉浸在詩人的境界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