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諸公池上待月 / 作者:楊發 |
樹密云縈岸,池遙水際空。
芰開方吐鏡,蘋動欲含風。
漸映沙汀白,微分渚葉紅。
金波宜共賞,仙棹一宵同。
|
|
與諸公池上待月解釋: 《與諸公池上待月》是唐代詩人楊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樹密云縈岸,
池遙水際空。
芰開方吐鏡,
蘋動欲含風。
漸映沙汀白,
微分渚葉紅。
金波宜共賞,
仙棹一宵同。
譯文:
樹木繁密,云霧纏繞著池塘的岸邊,
池水遼遠,水面邊際一片空曠。
荷花漸漸開放,如鏡子一般把倒影映出,
蓮葉輕輕搖動,似乎要吹起微風。
漸漸映出了沙灘的白色,
微微泛起了淺淺的紅色葉子。
金色的波浪值得共同欣賞,
仙人般的船槳一夜同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在詩人與其他賓客們一起等待月亮的池塘旁邊。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對美麗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共同賞月的期待。
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樹木繁茂、云霧繚繞的岸邊,給人一種幽靜、神秘的感覺。池水遼遠,水面邊際空曠,給人一種遼闊、開闊的感覺。荷花盛開,蓮葉輕輕搖動,詩人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出了寧靜、美麗的夜晚氛圍。
詩中還出現了金波和仙棹,金波指的是波浪在月光照射下閃耀的金色光芒,仙棹指的是仙人般的船槳。這些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浪漫色彩和仙境般的氛圍。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希望與其他賓客們一起欣賞美麗的月亮,共同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的愿望。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同時寄托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與他人共同欣賞自然之美的期盼。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詩人的情感抒發,使讀者能夠體驗到美麗夜晚的寧靜和詩人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