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 / 作者:王周 |
帳前斫案決大議,赤壁火船燒戰旗。
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
|
|
赤壁解釋: 《赤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帳前斫案決大議,
赤壁火船燒戰旗。
若使曹瞞忠漢室,
周郎焉敢破王師。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歷史上赤壁之戰的場景。赤壁之戰發生在三國時期,當時曹操率領大軍進攻劉備和孫權。詩詞開頭的"帳前斫案決大議"意味著在軍帳中,領導者們在研討如何應對曹操的進攻。"斫案"意指重拍案子以示決定,"決大議"則表示做出重要決策。
接下來的句子"赤壁火船燒戰旗"描繪了赤壁之戰中孫權的策略。赤壁之戰中,孫權利用火攻的計策,派出火船燒毀曹操的戰旗,造成混亂和恐慌,為孫劉聯軍取得勝利創造了機會。這一句也表達了作者對孫權智謀的贊賞和敬佩。
最后兩句"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表達了對曹操的諷刺。"曹瞞"指的是曹操,"忠漢室"指代漢朝的皇室。詩詞表達了如果曹操真的效忠于漢室,那么周瑜又怎敢破壞曹操的戰斗計劃呢?這是對曹操自私和不忠誠的批評。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展現了作者對孫權智謀和曹操虛偽的思考。它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贊美和對忠誠和智慧的崇高追求。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回顧和思考,詩詞引發讀者對忠誠、智謀和歷史意義的思考,并賦予了這段歷史以永恒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