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次覆盆驛 / 作者:王周 |
曾上青泥蜀道難,架空成路入云寒。
如何卻向巴東去,三十六盤天外盤。
|
|
路次覆盆驛解釋: 《路次覆盆驛》是唐代詩人王周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攀爬在青泥的蜀道上,
一條通向云寒之路橫亙其中。
如今怎能回到巴東去,
穿越三十六個盤山之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曾經攀爬青泥蜀道的經歷,以及如何開始攀爬蜀道的決心。蜀道是一條充滿困難和險阻的山路,而作者則以極大的毅力和勇氣向前邁進。然而,通過這首詩,作者也表達了自己對蜀道艱險的感嘆和對離開這條路線的惋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蜀道的險峻和作者的決心,表達了人們在面對艱難和挑戰時的勇氣和堅持。蜀道是一條古代交通要道,亦是連接川、蜀兩地的一條路線,而作者王周通過描寫自己攀爬蜀道的經歷,展現了自己的勇敢和決心。詩中“青泥蜀道難”和“云寒”形象地描述了艱苦的旅程。
而最后兩句“如何卻向巴東去,三十六盤天外盤”,則表達了作者離開蜀道后的遺憾和不舍。巴東是一個地名,三十六盤指的是蜀道上連續的盤山彎道,被形容為“天外盤”,強調了險峻和困難。
整首詩憑借描繪細膩的語言和獨特的景象描述,以及對艱苦和離別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路途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這首詩也展現了唐代文學的特點,即獨特的意象和婉約的語言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