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僧舍看花 / 作者:段成式 |
前年帝里探春時,寺寺名花我盡知。
今日長安已灰燼,忍能南國對芳枝。
|
|
桃源僧舍看花解釋: 《桃源僧舍看花》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段成式。詩詞描述了作者兩年前在帝都觀賞花朝節的情景,當時他對各處寺廟的名花非常了解。而現在長安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作者心存忍受不了南國的花朝節。
《桃源僧舍看花》的中文譯文如下:
前年帝里探春時,
寺寺名花我盡知。
今日長安已灰燼,
忍能南國對芳枝。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現實的忍受之間的矛盾。作者兩年前在帝都觀賞了各個寺廟的名花,對它們了如指掌。然而,現在長安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所有的繁華都消失殆盡。盡管南國可能依然有著美麗的花朝節,但作者卻無法忍受南國花朝的寂寞和悲涼。
這首詩詞的詩意在于描繪了一種對往昔繁榮的懷念和對現實荒蕪的痛惜之情。通過寥寥數語,作者在讀者面前勾勒出了昔日繁華和現實荒涼的鮮明對比,以及作者因此產生的矛盾情感。通過詩中的對比和沖突,讀者能夠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絕望。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簡潔而深刻的語言,以及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描寫。作者運用了對仗的結構,通過前后兩句的呼應,進一步突出了過去與現實的反差。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繁華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和對失去的悲傷。
總之,《桃源僧舍看花》以簡約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過去和現實的矛盾情感,通過對比描寫傳達了對逝去繁榮和現實荒涼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詞有著深刻的詩意,讓讀者在簡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