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安人日次舊韻二首 / 作者:蘇軾 |
人日滯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孫。
題詩寄遠方揮翰,扶杖登高獨出門。
柳色忍看成感嘆,花前歸思自飛翻。
浮陽披凍雖才弄,已覺春工漏一元。
|
|
雅安人日次舊韻二首解釋:
詩詞: 《雅安人日次舊韻二首》
人日滯留江上村,
定知芳草怨王孫。
題詩寄遠方揮翰,
扶杖登高獨出門。
柳色忍看成感嘆,
花前歸思自飛翻。
浮陽披凍雖才弄,
已覺春工漏一元。
中文譯文:
一個人在人日滯留在江邊的村莊,
肯定知道芳草怨恨著王孫。
題寫詩句,寄給遠方的朋友,揮動著毛筆,
扶著拐杖獨自走出門。
柳樹的顏色令人忍不住感嘆,
花前回憶自己如風一般翻飛。
陽光透過冰冷,雖然只是瞬間,
我已經感覺到春天的工作有了微小的進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寫的,他以自己滯留在江邊村莊的人日(農歷二十三日)經歷為素材,表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對春天到來的期待。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蘇軾在江邊村莊度過人日,人日是一個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到戶外賞花游玩。作者暗示自己不能與遠方友人共度人日,而王孫這里指的是遠方的友人,芳草則象征著春天和美好的事物。蘇軾相信芳草會怨恨自己無法與王孫一同享受春天的美景。
接下來的兩句是蘇軾寫詩給遠方友人的情景。他用揮動翰墨的動作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寄去詩句的祝福和問候。
詩的后兩句是蘇軾的個人感慨。他站在江邊,看著柳樹的嫩綠色,不禁感嘆時光的流逝。花前的回憶讓他的思緒如風一般翻飛,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雖然陽光透過凍土,春天的工作只是剛剛開始,但蘇軾已經能夠感覺到春天即將來臨,帶來新的希望和活力。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友人的思念、對春天的期待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描繪江邊村莊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蘇軾展示了他對自然和人情的細膩觀察,并通過文字表達出深深的情感與思考。這首詩充滿了離愁別緒和對自然的敏感,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才情和對生活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