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 / 作者:任希古 |
豐野光三杰,媯庭贊五臣。
綈緗歌美譽,絲竹詠芳塵。
圣歷開環象,昌年降甫申。
高門非舍筑,華構豈垂綸。
鳳邸摶霄翰,龍池躍海鱗。
玉鼎升黃閣,金章謁紫宸。
禮闈通政本,文昌總國均。
調風振薄俗,清教敘彝倫。
星回應緹管,日御警寅賓。
葉上曾槐變,花發小堂春。
思掛五都冕,言訪北山巾。
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
|
|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解釋: 中文譯文: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
豐野的光輝是三杰,
媯庭稱贊的是五臣。
綈緗(絲織的紅色)歌曲被美譽,
絲竹詠唱的是芳塵。
圣歷開啟環世象,
昌年降臨甫申。
高門非舍筑造,
華麗的構筑豈會垂綸?
鳳邸才子瀟灑飛翰,
龍池有海底龍鱗。
玉鼎升起黃閣,
金章進謁紫宸。
禮闈通達政本,
文昌總能令國均。
調風振起俗務的波瀾,
清教協談彝倫。
星辰回應著緹管(紅色的管樂器),
太陽警醒寅時的賓客。
葉上曾有槐樹的變幻,
花朵綻放在小堂的春天。
思念牽掛著五都的冕服,
言談間探訪北山的巾幘。
煌煌容與臺上的人耀眼,
千祀莊嚴在平津輝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手法,描繪了春日的美麗和豐野之中的壯麗景色。同時也借景寫人,表達了對當時政治和文化繁榮的贊美和嘉祥之情。
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對偶和對仗,通過鮮明的形象描繪,突出了景物和人物的輝煌與莊重感。作者以燕公的端居之地為背景,以其作為記錄和贊美世間的偉人與壯舉。這些描繪使得整首詩富有豪放之氣,氣勢磅礴。
作者通過描繪春日的美景,抒發對當時政治和文化的向往和贊美,弘揚了壯麗的國家景象和人民的風采。整首詩以其文藝中流露出的豪情壯舉而流傳下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