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川新曲二首 / 作者:杜易簡 |
昭潭深無底,橘洲淺而浮。
本欲凌波去,翻為目成留。
愿君稍弭楫,無令賤妾羞。
二八相招攜,采菱渡前溪。
弱腕隨橈起,纖腰向舸低。
自解看花笑,憎聞染竹啼。
|
|
湘川新曲二首解釋: 湘川新曲二首
昭潭深無底,橘洲淺而浮。
本欲凌波去,翻為目成留。
愿君稍弭楫,無令賤妾羞。
二八相招攜,采菱渡前溪。
弱腕隨橈起,纖腰向舸低。
自解看花笑,憎聞染竹啼。
中文譯文:
昭潭湖水深邃無底,橘洲淺而漂浮。
本來想要踏浪而去,卻變為凝眸停留。
愿君稍稍輕放櫓,不要讓賤妾羞愧。
二十八娘子相邀同行,采菱渡過前溪。
纖纖弱腕隨著槳起伏,婀娜纖腰向船低垂。
自己心領神會,看花兒自然會笑出聲,卻討厭聽到竹林中的啼叫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杜易簡所作,通過描繪湘川的美景和描寫女子采菱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詩中的昭潭湖水深不見底,橘洲淺而浮動,形象地描述了湘川的獨特景色。詩人本來打算乘船行走湖面,但迷上了湖水中映照的美景,凝視不去。他希望船夫稍稍放慢船速,以免讓自己的伴侶感到羞愧。
接著,詩人描寫了二十八娘子們一起采菱的情景。她們以嬌美的姿態,纖細的手腕配合劃槳的動作,曼妙的腰身向船舷傾斜。詩人展示了女子在船上的柔美姿態,給人以一幅動人的畫面。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和欣賞美景的心境。他深得自然之趣,看到花兒自然而笑,卻討厭聽見竹林中的啼叫聲,因為那會打破他心中的寧靜和美好。
整首詩情感細膩,描寫了湘川美景和女子的美麗形象,展現了詩人對美的向往和熱愛,同時也映照出作者對于自然和寧靜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