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贈和龍妙空禪師 / 作者:夏鴻 |
翰林遺跡鏡潭前,孤峭高僧此處禪。
出為信門興化日,坐當吾國太平年。
身同瑩澈尼珠凈,語并鋒铓慧劍堅。
道果已圓名已遂,即看千匝繞香筵。
|
|
和贈和龍妙空禪師解釋: 和贈和龍妙空禪師
翰林遺跡鏡潭前,(翰林:指文人學士,遺跡:指即將廢棄)
孤峭高僧此處禪。(峭:陡峭,高僧:指精通佛法之僧人)
出為信門興化日,(信門:佛教宗派之一,興化:指佛教的傳播與弘揚)
坐當吾國太平年。(吾國:指中國)
身同瑩澈尼珠凈,(瑩澈:明亮透明,尼珠:佛家稱美人,凈:純潔)
語并鋒铓慧劍堅。(鋒铓:鋒利,劍堅:指堅定不移)
道果已圓名已遂,(道果:指修行成果,名:指聲望,遂:達成)
即看千匝繞香筵。(匝:很多,繞:指圍繞)
中文譯文:
翰林遺跡在鏡潭之前,
孤峭的高僧此處修禪。
他成為信門興盛的時代,
因此坐享太平年。
他的身體如同明亮透明的珍珠,
他的言談如鋒利堅定的劍。
他的修行果實已圓滿,
他的聲望已得到承認,
現在他在圍繞著的香臺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贈詩,贈給了一位名叫和龍妙空的高僧。詩人夏鴻對和龍妙空的修行和聲望表示贊賞,并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敬意。
詩人描繪了和龍妙空修行的場景,翰林遺跡在鏡潭之前,孤峭的高僧在這里修禪。詩人稱贊他出任信門教主,為佛教傳播興盛做出了貢獻,可享受國家太平的時代。詩人認為他的修行成果已經圓滿,名聲也得到了承認,現在他正坐在繞著的香臺前。
整首詩流暢凝練,描繪了和龍妙空的修行境界和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詩人對他的修行成果和聲望表示欽佩,展示了他對佛法的崇高追求和對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