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邀李范庵過天竺寺作 / 作者:蘇軾 |
步來禪榻畔,涼氣逼團蒲。
花雨檐前亂,茶煙竹下孤。
乘閑攜畫卷,習靜對香罏。
到此忽終日,浮生一事無。
|
|
雨中邀李范庵過天竺寺作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雨中邀李范庵過天竺寺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雨中邀請李范庵一同前往天竺寺創作
步行至禪榻旁邊,涼氣逼近蒲團。
花朵在雨中飛舞,檐下茶煙裊裊,我孤單一人。
閑暇時攜帶畫卷,靜靜地品茶對著香罏。
來到這里,不知不覺度過了整整一天,浮生如夢,一切皆無。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雨中邀請友人到天竺寺作畫的場景。蘇軾描述自己獨自前往禪室,感受著雨水帶來的清涼,同時觀賞著花朵在雨中飄舞。他坐在茶室底下的竹椅上,一人靜享茶煙。在閑暇之余,他攜帶著畫卷,與友人一起品茶,對著香罏靜靜地欣賞著畫作。在這個安靜的環境中,他不知不覺度過了一整天,對于世事紛擾,他覺得一切皆是虛幻,如同浮生夢幻般。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寫雨中的景色和自身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的超脫和對于浮生的領悟。詩中描繪了雨水、花朵、茶煙、竹椅等細節,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清新、寧靜的氛圍。詩人將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感中,借此表達了對于繁雜世事的超然態度。
詩中的"畫卷"和"香罏"也是詩人寄托自己情感和審美的象征。畫卷代表著詩人的藝術追求和對美的創造力,香罏則象征著詩人對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內心的寧靜。這些細膩的描寫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禪意和意境,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情緒。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靜謐而超然的畫面,傳達了詩人對于世事浮華的反思和對于內心寧靜的追求。它表達了對于浮生苦難的超越和對于心靈自由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禪宗思想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