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盤盂 / 作者:蘇軾 |
雜花狼藉占春余,芍藥開時掃地無。
兩寺妝成寶瓔珞,一枝爭看玉盤盂。
佳名會作新翻曲,絕品難逢舊畫圖。
從此定知年谷熟,姑山親見雪肌膚。
|
|
玉盤盂解釋:
《玉盤盂》是蘇軾的一首詩,描述了春天花朵繁盛的景象,以及藝術品的珍貴和變化。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雜花狼藉占春余,
芍藥開時掃地無。
兩寺妝成寶瓔珞,
一枝爭看玉盤盂。
佳名會作新翻曲,
絕品難逢舊畫圖。
從此定知年谷熟,
姑山親見雪肌膚。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春天花朵盛開的景象的描繪和贊美,以及藝術品的珍貴和變化。
首先,詩中描述了花朵繁盛的景象,用詞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雜亂的花朵堆積在一起,占據了春天的余地。芍藥開放時,地面上也被花瓣覆蓋,形成一片花海。
接著,詩中提到了兩座寺廟,它們裝飾得像是珍貴的寶瓔珞,美麗而華貴。而在這兩座寺廟中,有一枝花爭相去看玉盤盂。這里的玉盤盂可能指的是一種盛裝花卉的容器,象征著珍貴和美麗。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對藝術品的贊美。詩中提到佳名,指的是新的音樂曲調,它能夠喚起人們的共鳴。絕品指的是杰作,很難再次遇到同樣出色的舊作品。這里通過音樂和繪畫兩個方面,表達了藝術品的珍貴和難得。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從此以后,能夠確定年谷已經成熟,意味著豐收的季節已經到來。姑山親見雪肌膚,可能指的是山上的雪景,表達了美麗的自然景觀。
總的來說,《玉盤盂》這首詩描繪了春天花朵盛開的景象,以及藝術品的珍貴和變化,通過形象的描寫和比喻手法,展示了蘇軾對美的熱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