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自宛陵寄池陽太守 / 作者:殷文圭 |
出山三見月如眉,蝶夢終宵繞戟枝。
旅客思歸鴻去日,賢侯行化子來時。
郡樓遐想劉琨嘯,相閣方窺謝傅棋。
按部況聞秋稼熟,馬前迎拜羨并兒。
|
|
中秋自宛陵寄池陽太守解釋: 中秋自宛陵寄池陽太守
出山三見月如眉,
蝶夢終宵繞戟枝。
旅客思歸鴻去日,
賢侯行化子來時。
郡樓遐想劉琨嘯,
相閣方窺謝傅棋。
按部況聞秋稼熟,
馬前迎拜羨并兒。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殷文圭寫于中秋時節的一首詩,他在宛陵山出山后曾多次看見月亮像眉毛一樣的明亮。
詩人形容自然景觀和夢境,蝶夢繞繞綿綿四處飛舞,宛如宵夜時繞著戰場上的戰旗盤旋。這里用蝶夢喻感嘆戰亂時期無法逃脫,終日徘徊。莊子曾說:“蝶夢無知”表示世事無常與無奈之情。而讓人遺憾的是,旅客常思家鄉卻乘上了離去的鴻鵠,讓他的思念猶如旅鳥呼喚的聲音。
詩人又寫到賢侯(官職)的表現,他行走于世間,行走于眾人之間,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像他的親生兒子一樣令人肅然起敬。
接下來,詩人寫到郡樓,想到了劉琨的嘯聲,他是個吟游詩人,常在樓上唱歌,頌揚英雄事跡。而另一個相閣方則窺看謝傅下棋,他們有杰出的才華,在棋盤上一決高下。
最后一句,詩人得知按部就班地種植的秋稼收獲了,他看到馬前有人前來,跪拜歡迎,讓他為子孫后代感到自豪并羨慕。
賞析:
這首詩以中秋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描寫心境以及描繪場景,展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和感受。詩人以純樸的詩言對人生進行反思,自然的景觀和人生的遭際交織在一起,形成情景交融的畫面。這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給人以深刻的思索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