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宵恨 / 作者:李曄 |
六月一滴不沾土,連夜淋漓獨何苦。
紅蕉碧梧語葉上,黃茅屋漏那能補。
雞鳴膠膠天欲曙,況乃蕭條在羈旅。
吁嗟!恨爾之秋雨。
雨。
|
|
秋宵恨解釋: 《秋宵恨》是唐代李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月一滴不沾土,
連夜淋漓獨何苦。
紅蕉碧梧語葉上,
黃茅屋漏那能補。
雞鳴膠膠天欲曙,
況乃蕭條在羈旅。
吁嗟!恨爾之秋雨。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秋夜的不舍和心中的愁苦之情。詩中描述了一個六月的夜晚,雨水滴落不停,作者感到痛苦和孤獨。紅蕉和碧梧樹上的葉子傾訴著無言的悲愁,黃茅屋的漏洞無法修補。天色漸亮,雞鳴聲傳來,意味著天將破曉,但作者仍然身處陌生的旅途之中,感到更加凄涼和郁悶。最后,作者發出了一聲嘆息,對這秋夜的雨水心生悔恨。
賞析:
《秋宵恨》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寥孤獨的秋夜情景。通過描寫雨水不停地滴落,作者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紅蕉和碧梧樹上的葉子似乎在述說著悲傷的故事,而黃茅屋的漏洞象征著無法彌補的缺憾。詩中的雞鳴聲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但對于作者而言,這個秋夜帶來的只有更多的寂寞和無助。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塑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郁悶和悔恨之情。
這首詩詞展示了李曄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以及對人生苦難和離愁的思考。它通過對細微的細節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