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暮天無云 / 作者:熊孺登 |
杳杳復蒼然,無云日暮天。
象分青氣外,景盡赤霄前。
漸吐星河色,遙生水木煙。
從容難附麗,顧步欲澄鮮。
但見收三素,何能測上玄。
應非暫呈瑞,不許出山川。
|
|
日暮天無云解釋: 《日暮天無云》
杳杳復蒼然,
無云日暮天。
象分青氣外,
景盡赤霄前。
漸吐星河色,
遙生水木煙。
從容難附麗,
顧步欲澄鮮。
但見收三素,
何能測上玄。
應非暫呈瑞,
不許出山川。
譯文:
天空漸漸昏暗,
宛如青煙籠罩。
天空中看不到一絲云彩,
太陽正在天邊西下。
逐漸散發星光和河流的色彩,
遠處浮現出水木煙霧的景色。
這景象平靜而不華麗,
眼前景色漸漸變得清明。
只看到沉浸在三種素色中,
怎能理解其中的玄妙。
這并非是短暫的吉兆,
也不會出現在山川之間。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日暮時分沒有云的景象。作者用象征性的語言,描述了天空的變化。天空逐漸變得杳杳無邊,蒼然寂靜,沒有一絲云彩,太陽正在天邊西下。然后,作者轉向描繪天空中星光和河流色彩的變化,遠處水木煙霧的景色。詩中畫面平靜而樸素,但又蘊含著深遠的玄妙之意。最后,作者告誡人們,這并非是什么短暫的吉兆,也無法通過山川物象來解釋其中的奧妙。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靜謐、神秘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作者運用象征手法,以天空的變化來象征生活的變幻。詩中簡單的景物描寫和抽象的思考共同構成了深邃而含蓄的意境。作者通過抒發對景象的感悟,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玄妙之處的追求。整首詩讀來平靜深遠,給人一種靜心思考的空靈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