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監廟 / 作者:熊孺登 |
仁杰淫祠廢欲無,枯楓老櫟兩三株。
神烏慣得商人食,飛趁征帆過蠡湖。
|
|
董監廟解釋: 譯文:《董監廟》
仁宗皇帝興起的祠廟董監,風塵之中荒廢欲無,只有幾棵枯萎的楓樹和老櫟樹。烏鴉似乎已經習慣了商人進供奉的食物,飛翔時常經過蠡湖。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廢棄的祠廟,廟中的樹木已經凋零,只有幾棵晚年的楓樹和櫟樹孤寂地矗立著。廟宇雖然廢棄,但烏鴉卻習慣了商人提供的食物,飛翔時常在蠡湖上飛行。
賞析:《董監廟》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廢棄的祠廟場景,通過凋零的楓樹和櫟樹以及烏鴉習慣性地飛翔的描繪,展現了廟宇的落寞和荒涼。同時,這首詩通過祠廟的廢棄和商人的習俗,勾勒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變遷和宗教信仰的變化。作者以淡而不失巧妙的筆觸,展現了對逝去的時光和沉寂信仰的思索。整首詩抒發了對廢棄、荒涼的廟宇的悲涼情懷,表達了對過去時光和宗教信仰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