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安南馬中丞 / 作者:熊孺登 |
龍韜能致虎符分,萬里霜臺壓瘴云。
蕃客不須愁海路,波神今伏馬將軍。
|
|
寄安南馬中丞解釋: 《寄安南馬中丞》是唐代熊孺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韜能致虎符分,
萬里霜臺壓瘴云。
蕃客不須愁海路,
波神今伏馬將軍。
詩意:
這首詩詞是熊孺登寄給安南(古代稱越南北部地區)的馬中丞的一首信。詩中表達了對馬中丞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唐代的政治和軍事背景。
賞析:
這首詩以豪邁的氣勢和雄渾的詞句展現了作者對馬中丞的欽佩和敬意。下面是對每句詩的賞析:
1.龍韜能致虎符分:
這句話表達了馬中丞具備著勇猛的將領才能,能夠掌握虎符,即軍權。龍韜指的是馬中丞,他被比作龍,象征著威嚴和權威。
2.萬里霜臺壓瘴云:
這句詩描繪了馬中丞所在的地方,可能是邊境地區。霜臺指的是北方的寒冷地區,瘴云則指南方的熱帶地區。作者通過這句詩表達了馬中丞在萬里邊疆的威嚴和統治力。
3.蕃客不須愁海路:
這句詩意味著蕃客(指外族人)無需擔憂海上的艱險路途。這可能指的是唐代與安南之間的交往,暗示著馬中丞的統治和領導能力能夠保障安南與唐朝之間的聯系。
4.波神今伏馬將軍:
這句詩意味著馬中丞被比作海神(波神),并稱之為馬將軍。這是對馬中丞軍事才能的贊美,將他與傳說中的神明相提并論。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熊孺登對馬中丞的崇敬之情,并通過描繪他的能力和威嚴,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這首詩詞也反映了唐代時期的政治和軍事背景,展示了當時的統治者和將領的重要地位和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