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舍弟孺復往廬山 / 作者:熊孺登 |
能騎竹馬辨西東,未省煙花暫不同。
第一早歸春欲盡,廬山好看過湖風。
|
|
送舍弟孺復往廬山解釋: 《送舍弟孺復往廬山》是唐代詩人熊孺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能騎竹馬辨西東,
未省煙花暫不同。
第一早歸春欲盡,
廬山好看過湖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自己的弟弟孺,他騎著竹馬,辨別著東西方的方向。雖然他還年幼,但他已經懂得了煙花的變幻不同。在春天即將結束時,他第一個早早地回到家中。熊孺登表達了對弟弟的思念和對廬山的美景的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童年時光的美好和對家鄉廬山的眷戀。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能騎竹馬辨西東":這句描述了弟弟孺已經長大,能夠騎著竹馬辨別東西方的方向。這里既展現了孺的成長,也暗示了他對未來的期待。
2."未省煙花暫不同":這句意味著雖然孺還未完全長大,但他已經懂得了煙花的變幻多樣。這可以理解為對孺聰明才智的贊美,也暗示了他的潛力和成長空間。
3."第一早歸春欲盡":這句描述了孺是第一個回家的,意味著他是一個懂得珍惜時光的孩子。同時,"春欲盡"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遷。
4."廬山好看過湖風":這句表達了熊孺登對廬山美景的向往和渴望。廬山以其秀麗的山水景色而聞名,"湖風"則暗示了湖光山色的美妙之處。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弟弟的眷戀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家鄉廬山美景的向往。通過描繪孺的成長和對廬山的追求,熊孺登抒發了自己對家鄉和家人的深情厚意。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濃郁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溫馨而留戀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