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扈從回鑾應制 / 作者:蕭華 |
粵在秦京日,議乎封禪難。
豈知陶唐主,道濟蒼生安。
惟彼烈祖事,增修實榮觀。
聲名朝萬國,玉帛禮三壇。
纂圣德重光,建元功載刊。
仍開舊馳道,不記昔回鑾。
羽衛搖晴日,弓戈生早寒。
猶思檢玉處,卻望白云端。
|
|
扈從回鑾應制解釋: 《扈從回鑾應制》
粵在秦京日,議乎封禪難。
玉帛羽衛車,猶有未曾還。
豈知陶唐主,道濟蒼生安。
縱使榮親曰,喻言修道難。
纂圣資之密,建元志之艱。
仍開往馳道,不念將歸還。
春宮國舍繁,秋夜西風寒。
猶思檢玉處,仰望白云端。
【中文譯文】
粵天子賢良的事跡在秦京廣為傳頌,人們議論著他是否應該封禪。然而,他卻生平不知道,陶唐先帝通過修道使天下安定。即使親近的人們在奉勸他修德的時候曾言:“修道之難,如登天之難。”他因此感到困難重重,建元也是十分不易。然而,他仍然開拓著前途未知的馳道,卻沒有想到有一天會返回。春宮和國舍變得繁華,夜晚的西風寒冷刺骨。他仍然思考著在檢玉的地方,仰望著遙遠的白云。
【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蕭華為了表達自己對唐玄宗扈從回鑾應制的紛繁情感而作的。詩中通過回顧唐玄宗于粵(廣東的古代稱呼)天子時期在秦京的光輝事跡,描繪了他在封禪之事上所遭遇的困難和努力,以及他追求修道、為人民安定而努力付出的精神風貌。整首詩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這段歷史的思考和對唐玄宗的敬佩之情。
【詩人簡介】
蕭華(772年-846年),字酉陽,唐代文學家。他是唐代宰相蕭至忠的后人,曾在朝廷擔任過一些重要職位。他的作品以詩為主,善于用意象來表達情感,對于描寫宮廷和士人的生活也頗有造詣。他的詩文多體現了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以及對理想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