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閣 / 作者:蘇軾 |
海山兜率兩茫然,古寺無人竹滿軒。
白鶴不留歸後語,蒼龍猶是種時孫。
兩叢恰似蕭郎筆,十畝空懷渭上村。
欲把新詩問遺像,病維摩詰更無言。
|
|
竹閣解釋:
《竹閣》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山兜率兩茫然,
古寺無人竹滿軒。
白鶴不留歸後語,
蒼龍猶是種時孫。
兩叢恰似蕭郎筆,
十畝空懷渭上村。
欲把新詩問遺像,
病維摩詰更無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景色寧靜而古老的畫面,表達了詩人蘇軾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海山和兜率的景色,以及一座無人的古寺,表現了歲月的流逝和世事的無常。
賞析:
1. 第一句“海山兜率兩茫然”,描繪了寬廣的海和山的景色,以及它們之間的兜率(即曲折、蜿蜒的道路)。這兩者在蒼茫中交錯,給人一種迷茫和無邊無際的感覺。
2. 第二句“古寺無人竹滿軒”,描繪了一座無人的古寺,寺內的竹子長得郁郁蔥蔥,填滿了軒窗。這里通過描寫荒涼的寺廟,表達了人事已非、時光流轉的主題。
3. 第三句“白鶴不留歸後語”,表達了白鶴飛過,卻不留下聲音,暗示了詩人話別之時的寂寞和無奈。
4. 第四句“蒼龍猶是種時孫”,借用了“蒼龍”這一神話傳說中的生物,指代古老的時代,而今天的人們只是當時時代的后代,強調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
5. 第五句“兩叢恰似蕭郎筆”,這里以兩叢竹子作為喻體,比喻詩人的境遇。蕭郎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牧,他的詩才被蘇軾所傾慕,這里通過比喻表達了詩人的自嘲和無奈之情。
6. 第六句“十畝空懷渭上村”,渭上村是蘇軾的故鄉,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于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逝去歲月的留戀。
7. 最后兩句“欲把新詩問遺像,病維摩詰更無言”,詩人希望能夠把新寫的詩詞問候已逝的前輩,但遺像無法回答,維摩詰也無言。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的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古寺,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融入了對家鄉和前輩的思念,以及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