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 / 作者:吳仁璧 |
為惜苔錢妨換砌,因憐山色旋開尊。
(閑居)
高閣煙霞禪客睡,滿城塵土世人忙。
(游法華寺)
五龍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
(贈道士)
蒲草薄裁連蒂白,胭脂濃染半葩紅。
(題鶯粟花,以上并《雅言雜載》)
|
|
句解釋: 《句》一詩是唐代吳仁璧所作,描繪了一系列不同情境下的景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句》
為惜苔錢妨換砌,
因憐山色旋開尊。
(閑居)
高閣煙霞禪客睡,
滿城塵土世人忙。
(游法華寺)
五龍金角向星斗,
三洞玉音愁鬼神。
(贈道士)
蒲草薄裁連蒂白,
胭脂濃染半葩紅。
(題鶯粟花,以上并《雅言雜載》)
【中文譯文】
為了珍惜和愛護門前的苔蘚,而不愿換修砌墻。
因為鐘愛山水景色,故意旋開了酒尊。
(閑居)
高閣上,煙霞籠罩,禪客安然入眠;
城市里,塵土飛揚,世人忙碌奔忙。
(游法華寺)
五龍舞動金角,指向繁星;
三洞傳來玉音,喚起鬼神的愁悵。
(贈道士)
蒲草輕輕垂落,相連的花蕾雪白如玉;
胭脂濃烈染出,一半花朵如紅霞。
(題鶯粟花,以上并《雅言雜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由四句構成,每句都描繪了不同的景象,突出了作者對各種場景的觸動和感受。整篇詩在流露作者對生活瑣事以及山水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凸顯了他內心對兒女文狀的留戀之情。
詩的開頭描述了作者不舍得為了修砌墻壁而破壞門前生長的苔蘚,通過描寫這一情景,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珍惜和愛護之情,暗示了他對自然美的敏感和追求。
接著,詩人將場景轉移到高閣,描繪了煙霞籠罩下的禪客入眠以及城市塵土中世人的繁忙景象。通過對比不同的生活狀態,作者通過這兩個情景反映了他對獨處、寧靜和禪悟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厭倦和疲憊之感。
在第三句詩中,作者描寫了五龍指向星斗和三洞傳來的玉音,表現了他對神秘、靈性的追求和向往。這里的“五龍”和“三洞”可能是指神話中的傳說中的生物和神仙,他們的出現使得整個景象多了一份神秘和令人驚嘆的氣息。
最后一句詩以“蒲草薄裁連蒂白,胭脂濃染半葩紅”的形象描寫了鶯粟花的美麗。鶯粟花的細膩和花色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美好、豐盛和多樣性的贊美。整句可以理解為對生活中的喜悅和美好的喜愛的表達。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一系列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對自然美、寧靜與禪悟生活以及神秘靈性的向往。通過對比現實世界中忙碌的場景,以及鶯粟花的細膩美,作者表達了對生命的珍愛和對美的追求。該詩意境清新,意蘊豐富,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態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