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是出自《白居易》創作的“登樂游園望”,總共“8”句,當前“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是出自第7句。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解釋: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是唐朝兩位著名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和劉禹錫(字夢得)的詩題。這兩句分別描述了孔子和元稹兩人因政治原因而遭遇貶謫的人生片段。 1. 孔子:《論語·哀公十四年》記載,孔子在魯國去世,葬于洛陽南郊的孔子林。所以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孔子逝世并安葬在洛陽。 2. 元九(元?。涸。治⒅?,唐朝著名詩人,因曾官監察御史,故又稱“元九”。《全唐詩》中提到,元稹因參與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而被貶至荊門。所以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元稹因為政治原因被貶到湖北的荊門。 創作背景感想: 這兩句詩反映了當時唐朝兩位著名詩人因政見不合而遭貶的人生境遇。白居易作為一位倡導仁政、關注民生的詩人,他的詩作常常反映出社會問題和人民疾苦。劉禹錫則以其詩句犀利、思想獨立著稱,他的詩作往往展現出對現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精神。 評價: 這兩句詩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孔子和元稹兩位詩人因政治原因而遭遇貶謫的歷史畫面。它們不僅反映了唐朝社會的政治格局,也展現了兩位詩人在逆境中堅持理想、堅守正義的精神風貌。這是一首寓言性很強的歷史敘事詩,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查看完整“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 的上一句
下一句: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