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州獻從叔大夫 / 作者:李頻 |
清時選地任賢明,從此觀風輟尹京。
日月天中辭洛邑,云山江上領宣城。
萬家閭井俱安寢,千里農桑竟起耕。
聞說圣朝同漢代,已愁征入拜公卿。
|
|
宣州獻從叔大夫解釋: 宣州獻從叔大夫
清時選地任賢明,
士人領地賦歡迎。
日月天中咸辭洛,
云山江上定宣城。
萬家閭井都安寢,
千里農桑竟起耕。
聽聞圣朝如同漢,
已愁征戍拜公卿。
【中文譯文】
在這清朗的時光里,賢明的人被選為宣州的官員,
士人們欣然接受這份地方的職責。
太陽和月亮從天中間告辭洛邑,
云山和江水在宣城上屹立不移。
萬家閭井都安享夜晚的安眠,
千里之間農桑耕作欣欣向榮。
聽說圣朝和漢朝一樣昌盛,
我已擔憂起征戍和官員任命。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李頻在唐朝時被任命為宣州官員的情景。詩人通過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自己對清新的時光和社會的美好前景的期待。
詩中的“清時選地任賢明”表明了朝廷選拔賢能之人,給予他們在宣州擔任地方官員的機會。這充分展現了當時朝廷注重人才選拔的政策。
詩中還描繪了宣州地區的夜晚安寧、農桑興旺的景象,如“萬家閭井都安寢,千里農桑竟起耕”,表明了宣州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農業興盛。
然而,詩末的“已愁征戍拜公卿”暗示了作者對可能面臨的征戍和高官任命的憂慮。這種憂愁體現了作者對未知未來的擔心和不確定性。
整首詩通過對宣州獻從叔大夫的描繪,展示了當時社會的繁榮與進步,同時也顯露了作者內心的疑慮和迷茫。因此,這首詩既有時代背景的觸覺,也蘊含著作者個體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