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辛明府 / 作者:李頻 |
何處無苛政,東南有子男。
細將朝客說,須是邑人諳。
別業空經稔,歸田獨未甘。
目凝煙積樹,心貯月明潭。
曉鼓愁方亂,春山睡正酣。
不任啼鳥思,鄉社欲桑蠶。
|
|
寄辛明府解釋: 寄辛明府
何處無苛政,東南有子男。
細將朝客說,須是邑人諳。
別業空經稔,歸田獨未甘。
目凝煙積樹,心貯月明潭。
曉鼓愁方亂,春山睡正酣。
不任啼鳥思,鄉社欲桑蠶。
中文譯文:
寄給辛明府
哪里沒有殘暴的統治,東南有子男。
細細向朝廷官員們講述,必須是熟悉那個地方的人。
曠野中的田地空蕩蕩,回到家鄉農田只有孤單的滿足。
眼睛凝視著煙霧彌漫的樹木,心靈儲藏著明亮的月光池塘。
黎明時的鼓聲令人憂愁混亂,春山正醉在沉郁中。
不愿聽到鳥兒的啼鳴,鄉村社會即將荒蕪。
詩意和賞析:
《寄辛明府》是唐代詩人李頻的作品,寫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該詩以寫實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官府壓迫和民間苦難的關注和憂慮。詩中通過對苛政和農田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政治現狀的不滿和對農民困境的同情。詩人以寄給辛明府為名,實際上是將這首詩寄托給了所有身居高位的官員,希望他們能夠了解民間的疾苦和心聲。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官府的苛政和人民的隱忍,表現了詩人對時局的憤慨和對鄉土情感的思念。這首詩在傳達社會關切的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致觀察和真摯熱愛。作者通過描寫煙積樹、月明潭等景象,將自然與社會相結合,將個人與時代相聯系,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詩意。整首詩寫得情緒激昂、畫面真實,既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生活困境,也展示了詩人對這一現實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