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 作者:李頻 |
野客愁來日,山房木落中。
微風(fēng)生夜半,積雨向秋終。
證道方離法,安禪不住空。
迷途將覺路,語默見西東。
|
|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解釋: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野客愁來日,山房木落中。
微風(fēng)生夜半,積雨向秋終。
證道方離法,安禪不住空。
迷途將覺路,語默見西東。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在暮秋的時候,我住在清源上人的院子里。
作為一個野客,我為未來的日子感到憂愁,就像院子里的樹木一樣凋零。
微風(fēng)在午夜時分吹起,積雨意味著秋天即將結(jié)束。
證道的方式漸行漸遠,不斷追求法則,而安禪卻無法在空虛中停留。
在迷途中,我意識到只有用默默地耳語和語言觀察東西方才能找到前進的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暮秋的夜晚,在清源上人的院子里住著一位野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憂愁。樹木凋零和秋雨的傾瀉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季節(jié)的轉(zhuǎn)變,而微風(fēng)則起到了將這種寂寥情緒推向深處的作用。詩人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展示了自己對時光的敏感和對命運的思考。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道的追求和禪修的困惑。他對禪修的態(tài)度,通過對禪修和道路的描寫,在與世界、與自我、與語言、與思想的關(guān)系上體現(xiàn)出來。證道的方向是朝離法的方向,然而安禪卻無法在虛無中停留,這可能暗示了禪修中的一種難題。在這種困惑中,詩人通過默默的耳語和語言的觀察來思考自己的迷途與前進的道路。
總體而言,這首詩揭示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對前途的憂慮,暗示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我覺醒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寫和對禪修困境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存在與虛無、時間與空間、自我與他者、思考與默默的思索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