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蘇仙山(郴州城東有山,為蘇耽修真之所,名蘇仙山) / 作者:沈彬 |
眼穿林罅見郴州,井里交連側局楸。
味道不來閑處坐,勞生更欲幾時休。
蘇仙宅古煙霞老,義帝墳荒草木愁。
千古是非無處問,夕陽西去水東流。
|
|
題蘇仙山(郴州城東有山,為蘇耽修真之所,名蘇仙山)解釋: 《題蘇仙山(郴州城東有山,為蘇耽修真之所,名蘇仙山)》是一首唐代詩歌,由沈彬創(chuàng)作。這首詩描述了蘇仙山的美麗景色,詩意深邃而略帶憂傷。
詩中第一句“眼穿林罅見郴州”,描繪了遠處山林的景色。通過“眼穿林罅”,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蘇仙山上欣賞風景的愉悅感。
接下來的兩句“井里交連側局楸”,用簡潔的描寫展現(xiàn)了蘇仙山的綠樹成蔭、井水流動的自然景觀。這些畫面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和閑適的感覺。
然而,第四句表達了作者對繁忙生活的不滿,他渴望能夠在空閑的地方,遠離喧囂,享受片刻的寧靜。
第五句“蘇仙宅古煙霞老,義帝墳荒草木愁”,描繪了蘇仙山的歷史古跡。蘇仙山是蘇耽修真的地方,留下了濃厚的歷史和神秘的遺跡。但這些古跡如今已經(jīng)荒涼,景色凄涼,讓人感到悲涼。
最后兩句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命運的無常。“千古是非無處問,夕陽西去水東流”,詩人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們,人們在時間的流逝中,仍然無法解開千古的謎團,而夕陽西下,水東流,象征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
整首詩以淡雅的筆觸描繪了蘇仙山的美景,寄托了詩人對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向往,并在歷史和命運的背后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嘆。詩歌的韻律流暢,意境深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