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鎖山十詠 / 作者:王易簡 |
天吳泣海枯,化石空山中。
陵谷歷千變,倒倚蓬萊風(fēng)。
鐵壁立峭絕,轂波漾玲瓏。
前巖寄游屧,大巧藏神功。
素屏三十丈,畫手誰與同。
|
|
九鎖山十詠解釋: 《九鎖山十詠》是宋代王易簡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吳泣海枯,化石空山中。
陵谷歷千變,倒倚蓬萊風(fēng)。
鐵壁立峭絕,轂波漾玲瓏。
前巖寄游屧,大巧藏神功。
素屏三十丈,畫手誰與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九鎖山的景色和神奇之處。九鎖山位于吳縣,天空哭泣著因海水枯竭而化為石頭的景象。山中沒有人煙,只有寂靜和孤獨(dú)。山谷歷經(jīng)千變,風(fēng)吹得山巒倒倚,宛如仙境蓬萊。鐵壁陡峭,如刀削斧劈般雄偉,水波蕩漾間映照出玲瓏的景象。有人在前方的巖石上寄托游客的履履足跡,顯示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巧妙。巨大的屏風(fēng)高達(dá)三十丈,畫手難以與之媲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xì)膩而生動(dòng)的語言描繪了九鎖山的壯麗景色和神秘氛圍。通過運(yùn)用形象、富有意境的詞語,詩人王易簡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一幅獨(dú)特的山水畫卷,展示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神奇。詩中的景象充滿了變幻和想象力,給人以無窮的遐想空間。作者還通過對(duì)比山谷的千變和鐵壁的峭絕,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豐富多樣性和無窮的神奇之處。最后的素屏三十丈更是給人一種壯觀和無限的想象,使人感嘆畫手的技藝和大自然的神奇相輔相成。整首詩詞寫景精準(zhǔn),意境深遠(yuǎn),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